首页>财经>正文

人工智能赋能仙作产业现代转型

9日,《新华·仙游仙作产业发展指数报告(2025年一季度,总第19期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在浙江德清举行的“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”之“山河脉动 共链未来——新华指数赋能高质量发展2025夏季发布”活动上成功发布。中国科学院付向核博士对《报告》进行解读。

图为仙作古典工艺家具

《报告》显示,仙作产业厚积薄发、潜能释放,逐步进入加速提升阶段。今年一季度,数字赋能指数报425.07点,是拉动仙作产业发展潜力指数点位总体领先的核心因素;跨界融合指数报150.16点,近四个季度连续保持正增长;文化传承指数报192.55点,较上季度持平。付向核指出,2025年一季度,仙作产业影响力和美誉度稳步提升。三福古典作为轻工行业28个品牌之一,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。

当前,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领域,智能制造的数据、算法成为家具制造新的重要生产要素。付向核建议仙游以推进仙作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抓手,深化“跨界融合、数字赋能”行动,强化工艺创新、消费场景创新、业态融合,激发仙作家具消费新动能。

引领产业创新设计发展新风向。付向核表示,“仙作”可以建立数字化设计公共服务平台,汇集跨行业设计资源,加强设计与产品需求对接,将创新设计和智能制造相结合,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。利用数字化技术,辅助仙作家具设计、制造全过程,开发适合年轻消费群体、性价比高、款式新颖的创意家具。深入挖掘古典工艺家具文化内涵,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,将产品设计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结合,将诗词、书画等元素融入设计,提升设计效率与品质。利用3D建模和数字雕刻技术,将传统的红木雕刻技艺转化为数字化设计,根据生产过程中小块红木剩余物原有的形态和纹理,将其设计成艺术品或功能性家具配件。

加快传统工艺文化数字化生成与转化。付向核建议,将传统古典家具产业与互联网、人工智能深度融合,采用智能化控制、仿真雕刻工艺等技术,开发数字文化资源。开展仙作传统工艺数字资源采集行动,建设传统工艺数字资源库。在现有实体博物馆基础上,充分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技术,推动数字博物馆和云博物馆建设,开发仙作数字艺术品,让文化融入品牌。深入实施红木产业数字化登记与质量溯源工程,用AI辅助设计等现代化手段传承弘扬传统技艺,将非遗技艺、传承谱系等信息“上链”,形成数字版权证书,更好地保护非遗传承人权益。

图为仙作古典工艺家具

推进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应用。付向核建议,利用仙游已建的电商直播基地、互联网创业平台,推动传统制造模式向需求驱动、供应链协同转型。以VR、AR 等技术打造新型交易平台,贯通线下线上产品渠道,便于消费者根据个性化需求实现“实景搭配”,把各种家具“摆进”消费场景,进一步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。鼓励仙作龙头企业建设完善数据管理平台,利用数据挖掘、知识图谱、智能建模等技术,开展产品研发、消费预测、营销服务、供应链管理等应用,强化仙作产业链上下游数据共享,以融合之力打造仙作新品、名品、精品矩阵。(周晓苗)

大家在看

换一换

文章点评:

表情